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生鲜电商遭遇“寒冬”?众多玩家纷纷退场

2019-05-14

生鲜电商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性感”的生意。

原因有二:苦,非标品、易损耗、冷链贵还难挣着钱;累,从上游生产到消费者收货,漫长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关系生死。

2005年垂直生鲜电商易果落地,标注下行业起点。彼时生鲜创业者们原封不动地复制其他普通商品的模式,即:建立中心仓库,待消费者下单后,次日送达。这种如今看来欠缺行业深入理解的做法令很多企业止步于此。

市场洞开,“天天果园”、“沱沱工社”等众多玩家相继成立,但由于当时的市场需求尚在证实,不够明确,顾客消费习惯还没有养成以及商业模式不清晰,生鲜电商并没有像其他互联网创业的领域那样迅速站上风口。

2012年,成立不久的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策划了一场“褚橙进京”活动,褚时健在哀牢山种了十年的褚橙卖出近200吨,被业界奉为现象级的营销案例。经此一役,不止品牌名气打出去了,更顺势引燃了生鲜行业的资本热情。

此后两年里,生鲜交易规模一直以翻倍的速度保持增长:2013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交易额130.2亿元,同比增长221.5%2014年仍有125.8%的增速。

大量投资涌入,市场迅速崛起,但多数品牌只能倚靠投资生存,没有盈利能力。

淘汰小玩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64000多家生鲜电商平台中,4%的平台投入产出持平,88%亏损,7%巨额亏损,只有1%实现盈利。大部分仍处于靠促销吸引用户的阶段,毛利率远低于实体零售店。

洗牌中间,每日优鲜、易果生鲜分别获得上亿美元融资,资本向头部集中;中商惠民并购爱鲜蜂,百果园并购一米鲜,许鲜、青年菜君倒闭,整合后市场重现繁荣,但内在的玩法已经变了。

小玩家悉数退场,牌桌上仅剩巨头。

模式迭代

十多年跌宕起伏,生鲜市场验证了以京东、阿里为代表的传统B2C自营模式、平台模式,还有盒马鲜生创新、试水的店仓一体化新零售模式,每日优鲜打通的前置仓模式。

跳出传统的线上经营,近两年生鲜电商突破性地开始迈向线下,期待刚需且高频的生鲜业务给线上带来新一波增量用户。

新零售模式孵化的盒马鲜生平均开出4000平米的大店,亮点餐饮体验迅速粘住了部分有生鲜即时消费需求的顾客。3000+SKU和三公里内即时配送服务都要比传统超市洋气,本质上依旧是电商思维:引导顾客来店体验,吃过波龙后,下次回到线上交易才是正经事。

眼见盒马高举高打,永辉、京东、美团等其他友商和传统线下零售商也顺势跟随,推出从定位到商品都相似度很高的生鲜超市。

事与愿违,“新物种”们并没能带来惊喜。上月底,盒马鲜生首次宣布关闭门店,过去三年里它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累计开出了150家店面;美团也宣布关闭调整旗下5家小象生鲜,仅保留北京的两家门店;永辉三年累计已经烧了十亿。

资本正在加速行业竞争和发展的进程,无论领跑者还是跟跑者,仍旧有很多痛点待解决。当竞合越来越走向深入,线上渠道会不会替代以永辉为代表的传统线下渠道?庄家之争仍在激烈进行中...

以上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更多物流资讯请关注【e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