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2
时至今日,每天有近300万快递员在全国各地派送着1.4亿个包裹,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增长,根据邮政预测,还将继续增长8-10年,更有激进的权威人士预测,快递包裹将在未来七八年达到每日10亿件。
随着包裹量的爆发式增长,快递行业的各方矛盾和问题愈发凸显,而最难、最突出、最无解的问题,就在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又有哪些呢?
人力资源稀缺
纯劳动密集型的末端配送,高度着依赖人力。包裹量的增长,也对应着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上涨。但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的崛起,各同城即时配平台吸走了大量运力。
根据各即时配平台官网显示,闪送拥有超过48万骑手,蜂鸟配送300万,点我达200万,美团骑士日活骑手50万,根据美团和蜂鸟订单量对比(美团2100万单/日,蜂鸟450万单/日),预计美团总计骑手数量也是数百万级别。他们不但吸走了大量存量快递员,增量部分,也往往比快递公司更具吸引力。
这么多运力平台一同哄抢有限运力,自然造成了快递员极度稀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快递配送强度大、各种指标考核严格,而且由于快递的特性,很难有休息日。对于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快递员来讲,这天然就是一份很难让人稳定的工作。
配送服务难以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挖空心思给用户提供最极致的服务,也培养了消费者对消费和服务的高预期。各大快递公司为了抢夺市场,也纷纷对末端网点提出了各种各样、越来越高的kpi指标:时效、签收率、星级服务、上门服务等等。
然而绝大部分末端加盟网点却并不具备这么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成长机制,以罚代管是普遍手段,所以快递员流失率都在30%以上,而包裹量对应需要的快递员却越来越多,维持稳定配送都难,又怎么有能力提供这么好的服务呢?
快递网点场地资源欠缺
这一问题在一线和靠前的二线城市尤为明显。由于快递包裹量的持续上涨,对场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各种商业业态充分发展的这些城市,租金也逐年上涨且竞争激烈,快递网点想要找到租金适合且能适应包裹增长的场地,将会一年比一年难。即使目前场地合适,也很难适应三四年以后的发展。
同质化竞争激烈
各品牌末端网点同质化竞争,把利润挤压到临界值,所有网点都难以生存。在三通一达体系内,末端网点能提供的收派件服务完全一样,同一区域各网点之间唯一可以比拼的就是价格,而占据了包裹量70%以上的电商客户对价格极为敏感,所以各网点还不得不拼,而牺牲掉的,则是自己的利润。
痛点虽多,但是快递包裹单量却是日益见长,日单量破10亿早已不再是梦想,随着物流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这些“痛点”终将会得到解决,而“最后一公里”也不再会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以上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更多物流资讯请关注【e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