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6
近日,《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其中,德国邮政敦豪(DHL)、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三家快递企业上榜,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0亿美元、718.6亿美元、654.5亿美元,利润分别为24.5亿美元、47.9亿美元、45.7亿美元。三大快递巨头排名分别为第124位、第132位、第152位。
小编梳理发现,世界500强的门槛是2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而中国快递领军企业顺丰2018年营业收入为909亿元、利润为45.6亿元。由此可见,顺丰与世界500强的仍有较大差距。
那么,这个差距何时才能缩小?中国快递企业距离世界500强还有多远?
中国快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迈过“248亿美元”这个门槛。而问题的钥匙在于国际业务的拓展。
去年我国国际快递业务量占比大约为2.2%,收入占比为9.7%,这说明国际快递的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快递。
从业务收入来看,2018年国际三大快递巨头中营收最低的是FedEx,为65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00亿元,而中国快递业整体市场规模为6000亿元左右。仅靠中国市场,营业收入市占率要达到28.3%才有可能踏进500强门槛,市占率达到75%才能与FedEx分庭抗礼。
目前,顺丰、中通、圆通、申通、百世、韵达等企业均逐步走向国外,或收购当地优质企业,或开通国际航线,或建立海外仓,或与当地企业合作,或在美国上市,服务能力和品牌知名度有了较大提升。
不过,我国快递企业国际服务能力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小编通过查阅UPS与DHL今年一季度财报发现,国际业务占比分别为20.2%、31.2%,而顺丰2018年国际业务收入为26.3亿元,同比增长28.7%,占营业收入的2.9%。
整体来说,顺丰的国际业务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其他企业的国际业务占比相对更低。以圆通来说,除去收购先达的业务外,其自身国际业务占比只有0.8%。
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或者外国企业走进来,需要大量的寄递业务,但广泛使用国内品牌快递企业的并不多。国内快递企业的国际业务,仍旧聚焦在电商领域,即跨境电商。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FedEx与华为事件从一个侧面说明,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快递企业中,没有更好的替代者。
如何更好、更快地走出去?
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或者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或许能快速达到效果。例如UPS、DHL在进入中国之初,都是采用与中国外运合作的方式,直至今天DHL仍旧与中国外运合作。
与此同时,除了加速走出去,国内快递企业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内部产品结构,减少电商件比重,增强议价权。
以上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更多物流资讯请关注【e椰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