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数字化供应链,如何助力供应链物流降本提效

2023-04-17

物流贯穿供应链运作全程,供应链物流成本的控制、效率的提升,是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供应链物流降本提效的重要性

目前,伴随着跨区域合作的开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深入,传统制造业对物流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制造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来看,从原来的“时间长、批量大、周转慢、品种少”向“时间短、批量小、周转快、品种多”转化。这种对物流服务要求的提高,加大了供应链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难度。

从物流成本和效率来看,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偏高,供应链物流效率有待提升。据测算,在制造业生产流程中,物流时间占比达90%,而生产时间仅占10%;在利润方面,工业产品的物流与销售利润占比高达90%,而生产利润仅占10%;从成本方面看,工业产品的物流采购成本高达90%,而生产成本仅占10%。

从宏观数据来看,202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47.6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17.8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而这项指标在新兴经济体为11%-13%,主要发达国家为8%—9%。

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90%左右,物流费用占比每降低1个点,都将节约巨大的成本,可见物流在提升制造业附加值方面潜力巨大。

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优势

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物流管理,有三个不同之处:

一是综合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管理,协同作用来自整合和对整体利润的追求。与单一物流管理相比,在集成管理模式下,物流管理系统向集成化和信息化发展。

二是较强的战略性。供应链运作的前提是战略联盟,同一供应链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对产品的成本和市场份额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合作关系无疑将巩固战略联盟,以实现总体目标。因此,供应链管理非常重视战略管理作用,重视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性、一致性。

三是明确的目标导向。供应链管理以市场和客户满意度为终极目标。供应链管理以全链利益为最高指令,执行面向市场的全链最优化管理,而不是关注局部环节的成本降低。

在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下,不仅着眼于降低物流成本,更基于供应链战略、利益的一致,追求全链价值增值。因此,供应链物流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流程更优:在传统物流管理中,物流公司或物流部门只能跟踪其内部物流,而供应链物流管理可以打破部门之间(或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的壁垒,实现对全链物流环节的把控。供应链流程中任何环节的反馈、指示或紧急情况都可以得到控制,因此可以节省和控制业务运行时间和物流成本。

2.效率更高:在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中的成员建立战略联盟,以增强物流网络计划能力和库存管理能力,并减少企业因“不确定性”而做出的错误决策。有效减少企业库存和相关费用,减少流动性,提高财务效率。

3.协作更强:供应链物流运作的前提是无缝连接,将供应链中的各个部门(企业)联系在一起,并使其在统一平台协同合作。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得以无缝连接,使货物按时交付并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供应链物流管理优势,通过数字化得以实现

供应链物流管理要实现无缝协作、流程优化、降本增效,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得以实现。

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利用条形码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技术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信息,并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实现流程的可视化,使供应链各环节业务得以一体协同,流程运行得到实时监控和优化调控,消除冗杂运行、节约资源,从而提升全链运行效率,压缩运行成本。

基于数字化供应链的信息协同、全链可视,物流成本得到全方位管控,物流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在平台化的管控下,不仅仅关注运输环节的物流流程优化,还对装卸搬运环节、销售环节、回收环节等整个供应链物流成本进行优化,把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贯穿于全链;

同时,由于全链各环节数据、信息的可视化,部门(业务环节)之间得到高度协同,物流作业能够与采购、仓储、销售等无缝对接,减少这些环节不必要的资源占用;

在运输环节,还可以通过平台化的调度,提升运力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物流的有力支撑。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使物流与供应链运行达成共振,能够有效地将供应商交货周期缩短50%,将库存准确率提升99%,将运输时效提升50%,将客户满意度提升95%,以最低成本,实现最佳效益,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内容来源于今日头条,原文作者:指南车物流软件,更多物流资讯请关注【e椰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