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在义乌,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小老板。
2023年,义乌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211亿元,全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注册商家超30万家。
这一年,在跨境电商的爆发下,义乌快递业务量突破百亿件,达105.8亿件。
出海,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网红产业带”新的增长引擎。
尤其是在当下,跨境电商从全托管模式转向半托管模式,这些“产粮地”如何抓住增量机会?
1、破卷,让中小商家抓住赚钱机会
随着越来越多国际面孔出现在义乌,就连出租车司机都意识到:跨境电商中,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
不过对于大多数入局的商家而言,他们眼中的跨境电商,有兴奋,也有焦虑。
兴奋的是,过去几年,海外消费者逐渐养成了线上消费的习惯。尤其是在前两年,速卖通、TEMU、SHEIN、TikTok shop组成的“出海四小龙”,通过“全托管”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跑马圈地,抢占跨境电商市场。呈倍数级增长的业务量,盘活了一大批国内的工厂型卖家。
而焦虑之处在于,不光是中国的商家卷,海外本地的一些服务商也非常地“卷”。对于一些中小的玩家来说,他们觉得有可能这是一次快速长大的机会,但也苦于没有方法论而担心自己被红海给冲下去。
据夏歌电商物流总监Grace分析,最早的跨境电商是供应链驱动,供应链强,就能卖出去;后来跨境电商依靠运营驱动,运营能力强,才能打出爆品;现在商家在产品和服务上都很内卷,是综合能力的竞争。
从“出海四小龙”今年的转变来看,跨境电商确实是在经历过一轮跑马圈地后,试图通过产品迭代、服务品质等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方式,提升海外消费者的复购率。
1)运营层面:从全托管,到半托管。
全托管时代,跨境电商平台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占有率,遵循的是低价爆品逻辑。这种模式下平台打爆款,商家更多是供货商的角色。
半托管时代,跨境电商平台更多考虑的是复购率,试图通过产品迭代、物流提效等体验的提升,留住用户。因此,平台会将运营测品、营销推广、物流模式等选择的权利交给商家,让商家能够深度参与进来。
2)供应链层面:时效提升,产品分层。
过去,跨境电商的时效动辄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尤其是到南美地区时效可能要拉长到两三个月。物流服务对于商家、消费者两端都是影响密集成交的关键因素。
可以看到菜鸟在过去多年,通过自营国内快递、包机打通国际干线、自建ehub、收购海外配送网络等方式布局跨境电商物流的闭环,同时在全托管到半托管的转变过程中,为商家提供仓发、直发、JIT等多种物流模式。
基于此,菜鸟国际快递团队率先在义乌落地跨境商家中心,依托于属地化运营的商家中心,为本地中小商家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服务,如商家一键入驻、多ERP系统对接、经济型“服饰专线”等。
此外,面对不少中小商家头疼的上门揽收问题,菜鸟“一件起揽”可以覆盖全国100多座城市,而且没有最低揽收单量限制,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地响应当地卖家的实际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菜鸟还将为商家提供定期培训、定制化优惠方案、大额优惠券以及“老带新”等多重福利,助力中小跨境商家出海。
2、出海,物流公司的三种生意
在义乌市跨境电商协会会长徐俨看来,物流时效是驱动跨境电商卖家提升单量的重要突破口。
跨境电商的物流链条相对较长,而这当中主要分为三种生意:头程、海外仓、跨境小包。事实上,国内的一批物流企业在出海战略下,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入跨境电商物流市场,尤其是随着“出海四小龙”的高速增长,这些业务规模正在迅速放大。
■ 头程,是跨境物流的起始点,也是整个供应链的第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货物从供应商或生产者处取走,并准备好发往国外,包括提货和集货、运输至出口口岸、导出报关手续等环节。
目前来看,在传统的跨境物流公司之外,普货领域的快运网络,比如安能、跨越速运、壹米滴答、百世快运等企业也相继入行,在服务“出海四小龙”的过程中,布局跨境物流的头程业务。
■ 海外仓,是先把商品运送到海外的仓库,有了订单以后再做订单履约。对于商家而言,把货放到海外仓,一旦货卖不掉就会是很大的风险。因此,海外仓业务通常更对针对高客单价的跨境电商品牌玩家。
当然,随着出海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战略,大的品牌规模化出海,也会成为一大趋势。
■ 跨境小包,是这几年发生改变最大的一个市场。当前大多数的跨境电商卖家,往往会选择跨境直发的方式,即产生交易订单之后再从中国发货。这就是C2G(从中国到全球)包裹网络。
据菜鸟国际快递商业发展事业部产品总监陆小荣介绍,跨境小包的发展有几个关键节点:
一是,2016年以前。彼时,跨境电商物流95%以上的订单是通过UPU网络出货,即各个国家之间的邮政网络。由于跨境电商物流履约链条长、关键节点协同效率低,当时跨境电商物流与之前国内快递行业一样,一到大促活动期间就爆仓。
二是,2016-2020年期间。亚马逊、UPU提价,以菜鸟和同行为代表的商业跨境网络相继布局海外节点、跨境专线,这段时间是UPU网络和跨境专线并行的时代,订单呈五五开的态势。
三是,2020-2024年。疫情因素下,海外的UPU网络熔断,商业跨境网络爆发,跨境电商物流去UPU化。
从结果上来看,正如国内电商发展形成的“电商+快递”的搭子一样,与跨境电商相配套的,也是一张普惠的全球包裹网络。
如今,依据菜鸟布局全球包裹网络的过程,其把跨境电商物流分为ABCD(头程、干线、清关+ehub、卡班+末端)段:
揽收分拨环节,菜鸟的产能为日均500万单,峰值1200+万单;组建空运干线网络,提升空运运力规模、时效,比如巴西圣保罗等国家以前是90天时效,现在可以达到5-10天;
通过e-Hub实现空地联合,解决包裹等待问题;末端,菜鸟一方面建设卡班网络,使得商品落地目的国后能够高效集散,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自提柜+本地派送网络的模式,提升消费者体验。以西班牙为例,菜鸟在本地建立的本地派送网络,处理的订单量从2022年的24.9万件提升246%至2023年的86万件。
跨境商家中心的核心能力之一,便是将菜鸟的物流能力与商家的运营能力结合,通过加强本地服务团队建设,为中小出海商家量身定制高性价比的国际快递解决方案,节约5-10%的物流成本。
3、深入产业带,扶持100000中小商家
义乌跨境商家中心,只是一个开始。
据菜鸟国际快递商业发展事业部总经理李雅萍介绍,菜鸟计划一年内在全国七个核心城市落地商家中心,并逐步拓展到14个,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和华中的产业带。点对点服务超10万名跨境商家,打造适合中小商家“体质”的普惠性国际快递解决方案。
这其中有几个关键数字:
第一,10个省市。即重点扶持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山东、江苏、上海等跨境电商卖家集聚的10个省市。
第二,20+产业带。正如今年欧洲杯期间,义乌商家接住这波新的流量,主卖球衣、球袜、国旗、喇叭等商品的赛事周边,商家单量提升了30%以上。
而全国还有很多专业的产业带,比如晋江玩具、中山灯具、顺德家电、平湖箱包、葫芦岛泳装、华强北3C电子等,跨境商家中心会深耕20+产业带,助力产业带搭上出海的顺风车。
三是,100000+中小商家。大的品牌商家,一般会投资专业团体布局出海战略;而对于更多中小商家而言,他们需要更具性价比的底层支持。
菜鸟陆续落地的跨境商家中心,核心便是为中小商家提供营销推广、运营工具、跨境收款、税务合规、海外仓、物流等方面的帮助,用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扶持100000+中小商家。
其中,这种扶持一方面聚焦商流端。即帮助中小商家提升运营能力,包括熟悉不同电商平台的流量逻辑、打爆品等方式,提升订单成交密度。
另一方面则是聚焦供应链端。即通过深入产业带形成针对垂直市场的生产、物流等供应链环境,通过供应链整合,用更具性价比的方式助力中小卖家长大。
如今,菜鸟日均跨境包裹量已超500万件,要进一步打开订单规模空间,更为关键的是助力有潜力的商家长大。
内容来源:运联智库,更多物流资讯请关注【e椰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