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商务资讯

是时候给网约货运“补牢”了

2021-03-29

因给某网约货运平台搬家司机差评,用户遭遇了司机的“死亡威胁”;明明在平台上说好的价格,司机却私下多收费;一言不合,有的司机便用恶劣语气表露对用户的不满……随着新兴网约货运平台的兴起,一些问题随即暴露出来。

前不久,一起意外悲剧,将网约货运推上风口浪尖,各种呼吁加强网约货运平台监管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有不少人提出,让网约货运司机像网约车司机一样,受到平台的监管及约束,不就好了吗?然而,眼下大部分的网约货运平台都把自己定位为独立的第三方信息中介,并在双方协议上进一步划清界限,“不是雇用司机之合约或租用参与车辆之合约的任何一方,亦与司机不存在任何挂靠、雇佣、合伙、合资或其他关系”。具体表现为,平台不会对每单抽成,司机只需交纳固定的会员费,即可获得平台提供的订单信息。由此见得,网约货运平台与司机,更像是渠道与客户,而这种类似弱加盟式的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弱管理”。这也是当下平台难以直接监管司机的症结所在。

事实上,在网约货运市场迅速发展的当下,资本趋利的本性是乐见于“弱管理”,因为管得越少,成本也就越少。平台为快速扩张、抢占市场,压低成本看似无可厚非。可是,这不断压低的成本,却在无形之中转嫁为司机与用户之间的信用成本,且潜在巨大的失控风险。而一旦失控,代价可能难以预估。

因此,平台的安全责任,不能简单地以“独立的第三方信息中介”等说辞,就撇得一干二净。网约货运司机的监管问题,还应从加强平台的监管做起,督促其强化相应的保障。一方面,要加快设立法律法规,及时填补网约货运监管的空白,对其要有明确的定性及标准,方可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规范。另一方面,可借鉴对网约车的监管经验,比如,要求司机考取从业资格证、完善司机“信用管理”及应急处理机制等等,切实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

是时候给网约货运“补牢”了,网约车“明鉴未远”,别让网约货运“覆车如昨”

 

 

 

内容来源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更多物流资讯请关注【e椰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