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物流政策

滴滴快递再掀补贴大战 用户不买账

2016-03-08

   “起步价0元,里程3.6公里4.7元,时长费13分钟5.2元,优惠券抵扣,减7.0元,支付宝免密减2.9元,我这单免单啊!”上班族朱珠昨天中午在朋友圈里兴奋地晒出她这单滴滴出行的支付界面截图,并感慨“天哪,太疯狂了!”
  
消费者感慨疯狂的是上周末,移动出行的两大巨头——滴滴出行和“舶来品”中国优步在沉寂近一年后,悄然开启了新一轮的烧钱补贴大战:滴滴推出最高5折的优惠活动,而中国优步也在近期低调上线了最低7元的类似补贴。
  业内分析人士预计,此番烧钱将由单纯的价格补贴转变为“价格+服务”补贴。
  巨头烧钱 你价格低我要更低
  3月6日,滴滴方面确认旗下快车业务推出“闪惠行动”,该行动首期已于上周五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陆续上线,首批将覆盖从一二线到三四线上百个城市。

  据滴滴方面介绍,从3月4日开始,北京地区用户会随机收到折扣券,最高5折;成都用户每天可享受3次6.6折优惠;上海用户则为全部出行7折;南京用户每单接单后立减7元;苏州用户在使用滴滴快车接单成功后,会自动获取一张6折的滴滴快车优惠券,每天最多可以获得3次;杭州用户每天七折限两单;宁波每日首单6折;嘉兴、绍兴、湖州、金华每日首单6.5折。
  此外,滴滴快车还在上百个三四线城市同时启动免起步价等优惠活动,优惠力度从6至15元不等。
  颇为默契的是,移动出行排名第二的中国优步从3月初开始便悄然掀起补贴暗战。3月1日,中国优步在北京地区低调上线“人民优步+”拼车出行低至5元,搭乘人民优步出行低至8元的活动,并分别于3月4日和5日两次下调活动最低价格,目前北京地区“搭乘‘人民优步+’拼车出行低至3.5元,人民优步出行低至7元。”
  然而,对于这样的重金补贴,早已见过“世面”的用户们也告别了最初兴奋不已的状态。
  “去年滴滴快的烧钱的时候,经常1块钱打的,虽然渐渐养成了手机叫车的习惯,但有时候人在车上是很累的,要么忍受不靠谱的导航,要么就得一路给司机指道儿。要是赶上早晚高峰,系统提示动态加价,有时算算比出租车还贵,一笔糊涂账。”上班族蔡露无奈地向记者吐槽。
  用户难买账 补贴有时挺忽悠
  
昨天(7日)晚上6点左右,记者分别用滴滴和优步两款
软件约车,起始地为东单华夏银行,目的地为万事达中心,因为恰好是下班高峰期,滴滴快车1.5倍动态加价后显示费用约为58.4元,而优步1.7倍动态加价显示费用约为42元。但从系统显示的估价费用来看,优步要比滴滴便宜一些,当然,这不包含此次补贴大战系统最终结算时,随机折扣减免的费用。
  家住玉渊潭南路翠微中里的田先生每天要到百万庄大街上班,大约6公里的距离,上周他用优步拼车单程大约要花六七块钱,补贴打折之后,他每天优步单程拼车费减为五六块钱,相比之前大概便宜约20%。
  而家住紫竹院附近的上班族小夏则反映,最近这两天用了4次滴滴快车,但结算时并没看到有什么减免,不禁感慨,“随机减免难道是个小概率事件么?为啥我的单没有减?难道是忽悠?”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移动出行用户中,大多数人在表示开心之余,更多地则是把“体验”当做重要考量。
  “我现在要是有紧急事,还是打出租车,因为出租车司机不仅认路,还会尽量找小路避开拥堵,而专车司机有的不认路,只会听导航,你问他,他可能是第二天刚上班,也挺不容易的,但来回找路花的时间我耗不起。”上班族苏蕾说。
  折扣大战 用户更看重体验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
  2015年2月14日,曾经贴身肉搏、打得头破血流的两大打车软件巨头快的和滴滴宣布“在一起”,实行战略合并。回顾过去两年打车软件市场的桥段,与之前的视频大战、团购大战颇为相似,战火纷飞,硝烟滚滚。那么,对于此次滴滴与优步的烧钱大战,结局又会如何?
  事实上,这轮补贴战早在上个月业界就初现端倪,上个月底业界传言滴滴计划融资10亿美元,而在此消息之前,中国优步刚完成超10亿美元的B轮融资,资金补给到位后补贴战一触即发。 然而,滴滴和中国优步此次推出的优惠活动会持续多久,目前还无法得知。
  对此,易观智库分析师张旭认为,尽管滴滴融资传言当时尚未被证实,但引起了竞争对手的警觉,希望通过补贴获得更多的活跃用户,不过今年的补贴侧重与去年将有所不同。
  “随着长时间的沉淀,用户也会从最开始看重价格,逐渐向注重服务体验转变,企业也会改变以往纯粹的价格式补贴模式,转为价格+服务型补贴模式。”张旭说。
  滴滴出行首席执行官程维在今年公司年会上的演讲中雄心勃勃地表示,“2016年,彻底干掉对手,赢得战争”。开春发动补贴战,滴滴和优步是打算要彻底干掉对方吗?
  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商场上没有永远的对手,强强相遇不一定非要你死我活,打价格战或许也是双方坐下来谈之前的试探,以攻为守,而在这方面,互联网界已多有先例。

  新闻链接
  移动出行,在交通领域仍是“新生儿”。以滴滴为例,虽然其注册用户高达2.5亿,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日均订单超过1000万,但其“身份”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困扰了其进一步发展。
  3月1日,发改委、中宣部、
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及“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值得玩味的是,这份指导意见的发文单位,并不包括交通运输部。
  3月3日,参加“两会”的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对媒体表示,专车规范管理的文件出台越快越好,“我比你们都着急”,在被现场记者问及文件出台是否意味着专车合法化时,杨传堂表示,不能简单等同。
  虽然政策的风向标尚不明晰,但市场规模却迅速扩大。
  日前,易观智库发布了《中国专车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全年专车交易规模为370.6亿元人民币,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截至目前,滴滴专车的市场份额在2015年第四季度达到了84.2%,优步、神州专车、易到用车及首汽约车分别为17.4%、14.9%、4.9%及2.3%。
  易观智库预计,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将达559.3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50.9%。预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将达813.8亿元人民币。 
                                                                    来源:新蓝网